日前,筆者從北京水務司公布的有關數據獲悉,北京人均水資源已降至人均100立方米,僅相當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缺水警戒線的1/10,與之相對應的是北京市區年需水量不斷攀升。據北京官方公布數據,近十年來,北京市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應對著逐年增長的36億立方米的每年用水需求,市區供水能力已接近極限。而位于北京市上游的承德市,多年來以保護首都人民水資源供應為己任,全力做好水源保護涵養工作,每年為北京供水3.7億立方米。以我市清水入庫為主體的密云水庫成為京城的戰略儲備用水。
承德作為北京重要的水源供應地,境內的潮河、白河及牤牛河水流經本市注入密云水庫。多年來,我市采取多種措施認真保護北京水源的質量及儲量。關停污染企業,保證水源質量。到目前, 我市已停產了水源地附近冶金、制藥、食品、化工、印染、礦選廠等有污染源的1000多家企業,停建了近百個有一定污染的大項目,11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投入運行或試運行,建成11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和1座醫療垃圾處理場。推進境內潮白河流域“稻改旱”項目。近日,我市與北京市再度簽訂密云水庫上游潮河流域“稻改旱”項目協議。此項目是北京市及我市為增加潮河入密云水庫水量,提高密云水庫水質所制定的規劃項目。自2007年開始實施,共涉及豐寧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灤平縣24個鄉鎮,“稻田改旱田”面積達7.1萬畝,節水量達1.75億立方米,保證了密云水庫水質及水量。增加水源地植被覆蓋率。通過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京冀水源林項目、退耕還林成果項目,使潮河、白河流域坡面植被覆蓋率提高到70%以上,到今年初,全境森林覆蓋率達到55.8%,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程度明顯減輕,使密云水庫入庫水質保持在二類水質以上,保證了北京擁有3.7億立方米戰略儲備用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北京城市用水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