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環境保護廳獲悉,目前我省(黑龍江省,下同)農村的自來水普及率僅為51%,近半數的農村人口仍在使用傳統方法飲用淺層地下水,飲用水不安全人口達100多萬人。我省將進一步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據介紹,省環境保護廳積極開展生態省、市、縣、鄉(鎮)、村等生態系列創建活動,突出抓好農村飲用水、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糞便處理等方面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大力推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用技術,著力解決影響農村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一是我省建立了農村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日程。二是積極爭取國家“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支持,農村環境保護投入逐年增加。三是農村環境保護“161”工程全面推進,農村環境面貌發生逐步變化。四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不斷提升。五是啟動松花江流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開展全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試點。六是積極開展農村環保實用技術推廣工作并取得實效。
盡管我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長期以來農村環境保護歷史欠賬較多,資金渠道不暢,管理手段滯后,農村環境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形勢十分嚴峻。
農村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目前,我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僅為51%,近半數的農村人口仍在使用傳統方法飲用淺層地下水。由于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糞便堆積,以及旱廁等排污設施產生的污染物隨降水滲透地下,對淺層地下水造成污染,一半以上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飲用水不安全人口達100多萬人。
此外,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低,畜禽糞便和面源污染問題突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環境“臟、亂、差”較為普遍。面源污染突出,對松花江及其它江河湖泊水體帶來影響。松花江流域是我省農村人口和經濟總量相對集中的區域,沿松花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分布著700多個鄉鎮,1800多萬農村人口,約占全省幅員面積的69%,人口總數的87%,經濟總量的85%。流域內的農村,每年施用化肥190萬噸、農藥2.7萬噸,產生秸稈6500萬噸、畜禽糞便8000萬噸,排放工業和生活污水4億多噸,產生工業廢物及生活垃圾500多萬噸,上述污染物絕大多數沒有經過有效處理,對松花江干、支流水體及該流域環境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據分析,農村面源污染對COD的貢獻率占該松花江流域排放總量的50%左右,對松花江污染防治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
今年,省環境保護廳將繼續實施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努力改善和提高全省農業生態環境質量。推進解決生活污染,改善村屯環境質量。加強畜禽污染防治,提高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水平。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開發利用效率,推動農業低碳經濟發展。有計劃開展農業污染防治工作,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強化保障措施,加大農村環境保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