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水資源短缺達到危機水平 中國修建大壩和調水的速度仍然趕不上中國民眾的饑渴程度,在中國的北京等地區,水資源短缺已經達到危機水平。
本月,中國北方某些地區的農田已經由于干旱而出現了深達10米左右的裂縫。在中國西南地區的貴州,60多萬人的用水受到干旱的影響,還有近25萬牲畜無法獲得飲水,此外,干燥的稻田中布滿了裂縫。
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盡管受益于南水北調工程,北京的水資源缺口依然達2-3億立方米。雖然中國的工業在持續不斷地推進凈化水技術,但是仍有數百的大中小城市面臨水資源短缺和水質惡化的困境。
中國對水資源的需求已經對流經中國的河流的下游國家構成壓力。印度、越南等國家稱,中國在有些河流上游修建水壩影響了下游地區和窮困農民對水資源的需求。中國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壓力使得中國不得不修建水壩等設施,下游國家也希望像中國一樣修建水壩或水庫以用于存水,但是苦于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工業用水和個人用水持續增加。世界銀行的報告稱,如果中國人仍無法改變不合理的用水習慣,在未來的十年間,中國將會出現數千萬的環境難民。
中國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通過增加出口等措施就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在處理水資源的問題上,卻無行之有效的簡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