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深圳封閉管理飲用水源地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7-13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劉晶  瀏覽次數:580
  廣東省深圳市是全國七大缺水城市之一,76%的飲用水靠東江引入,并且擔負著香港70%的供水。境內有大小水庫242座,猶如散落天空的繁星陷于城市和人口的包圍圈中。水源保護任務的艱巨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每年經濟以兩位數發展的深圳,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穩步提高,從2001年的93.5%到2008年的100%。為給飲用水源地編織安全網,深圳采取了哪些措施?他們又面臨怎樣的難題?
  劃線
  劃定保護區 納入生態控制線
  早在1992年,深圳市就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頒布實施了《深圳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劃》。
  2005年,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將包括一級水源保護區在內的全市974平方公里(約占全市面積的一半)的土地全部劃入生態控制線。生態控制線內實施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措施,禁止任何開發建設活動。
  “嚴格控制和限制水源保護區內的開發建設活動,協調水源保護與城市發展、舊村改造的關系,提高水源保護區的環境質量,體現水源保護與環境控制優先原則。”這是《深圳水庫地區法定圖則》中的一段論述。在深圳,針對某個具體的水源保護區就會有一個具體的法定圖則。這是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的具有針對性的規定,從而在政策上保證了水源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除根據地方特點制定地方特色的保護政策、采取具有地方特色的保護措施外,國家要求的我們也第一時間完成。”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和2009年,深圳市在27個水源保護區重要交通路段和邊界區域安裝警示標識牌220塊,加強了水源保護工作的宣傳和管理。
    織網
  安裝鋼板網 實行封閉管理
  飲用水源保護在深圳漸次展開。細心的市民發現,2009年,在西麗水庫周圍,人員、車輛來往較多的地段安裝上了鋼板網,在人員來往稀少的地段則多了道綠籬網。這些網可以有效隔離飲用水源保護區與外界,限制人員和車輛進入水源保護區。有人形象地將這些網稱為水庫的“防護衣”。
  深圳當地媒體報道,西麗水庫已栽植綠籬網1650米、安裝鋼板網3815米。然而,這些數據并不會令人興奮。因為,按照計劃,這僅僅是“防護衣”的一部分。而未完成部分主要是征地工作遇阻影響了工程進度。
  與西麗水庫一樣,長嶺皮等其他水庫也面臨征地問題。征地問題一旦解決,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隔離圍網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即可陸續實行封閉式管理。同時,深圳市將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的封閉隔離管理工作納入對相關負責單位和責任人的考核,以加大此項工作的力度。
  據悉,為控制種植、養殖等人為活動對水庫帶來的污染,深圳市計劃投資10多億元,對13個主要水庫推進一級保護區封閉式隔離管理工程。
  填充
  排查交通隱患點 安護欄堆沙包
    起點位于寶安區松崗街道的松白公路部分路段從石巖水庫堤壩附近經過,公路與飲用水源近在咫尺。為防護運輸化學品、危險品的大型車輛,寶安區在敏感路段安裝了2.6公里長的防撞波形護欄。此外,寶安區還在此路段安設780米的沙包。這些設置有一個共同的作用,就是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可以有效防止大型車輛翻滾或沖入水庫,有效避免水源污染事故的發生。
  同時,在鐵崗水庫、石巖水庫、長流陂水庫、福永水庫等有道路穿越的地方,寶安還設立了15塊危險化學物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的牌子。
  寶安區大張旗鼓實施的工程是在全市的統一部署之下進行的。原來,由于交通網絡的建設,部分公路和快速干道不可避免地穿越或臨近星羅棋布的水源保護區(特別是深圳、西麗、鐵崗和石巖四大水庫),針對這一情況,深圳市對主要水庫逐一排查,發現9條道路威脅飲用水源水質,梳理出61處交通隱患路段。現在,哪些是敏感路段或是高危路段,環保人員已了然于胸。
  據介紹,目前部分水庫周邊重要路段實施貨車管制,防撞欄和應急存儲池建設也已全部完成。而有專家指出,這些措施只能是治標之策。而要治本,一級水源保護區只通行自行車或無污染交通工具,或是徹底實行全封閉式隔離管理。
  “如果能像北京的密云水庫那樣,在水源保護區不僅有武警站崗巡邏,還建起隔離防護網和水源保護界碑,一律禁止游人和無關人員進入,那是最理想的。”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由于深圳水庫眾多,即使個別水庫能夠實現,多數水庫還是很難達到。
  缺口
  水源保護遇阻 征地成最大困擾
  深圳飲用水源保護思路清晰:首先,劃定保護區,納入控制線,勾勒出一個輪廓;然后,安裝鋼鐵網,栽植綠籬網,形成一個防護層;接著,嚴格管理深入保護區腹地的交通,控制機動車流量,使保護更加嚴密。
  但這張安全網仍然有漏洞。征地問題成為飲用水源保護過程中的攔路虎,一直困擾著深圳市政府職能部門。熟悉情況的人斷言,只要水源保護區征地問題一日不解決,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就得不到徹底解決,飲用水源保護任務依然繁重。
  單拿深圳水庫來說,處于深圳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大望村,盡管實施了工業異地發展策略,但土地并未完全異地置換。也就是說,部分土地還歸當地村委會所有,被繼續用作經營用途。這無疑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同時,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水庫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和當地群眾急切盼富的心理給水源保護執法帶來巨大阻力。有專家建議對居住在二級水源保護區的村民,通過生態補償政策,分期分批地進行異地安置,原宅基地和村集體用地收為國有,將其改造成水庫生態保護用地和水源涵養地。“但這又會出現同一個問題,即土地問題。”在專家看來,要找到減輕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壓力的治本之策尚需時日,這將繼續考驗政府的執政能力。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