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深圳的根和魂。深圳節水型城市的創建,也主要是通過“六個創新”,初步建立了“六大機制”,從而構建形成了深圳節水型城市的長效保障機制。
創新經濟發展思路,建立節水型的產業經濟發展機制
在開展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中,深圳通過節水管理引導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力促“以需水能力定供水能力”向“以供水能力定經濟結構”轉變。堅持將萬元GDP取水量作為產業導向目錄的考核指標,以節水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在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備案中,增加了對企業改造前后用水量、節水情況的指標,明確了節水要求,監控用水量大的項目,關停并轉耗水量大、污染環境的印染、皮革、電鍍等企業,重點扶持發展低耗水的高新技術企業,基本實現了以供水能力定經濟結構的目標,較好地保證了區域及行業的用水供需平衡,調動了地方和行業節水管理的積極性。2009年,我市萬元GDP取水量進一步降至21.89立方米,居全國領先水平。
創新節水管理制度,建立法規保障機制
我市把節水法規建設作為創建工作的一項基礎保障性工程。一是推動出臺指導全市節水管理的地方性規章。2005年《深圳市節約用水條例》頒布實施,我市成為華南地區首個為節水事項立法的城市。之后,《深圳市水量平衡測試實施辦法》、《深圳市計劃用水辦法》、《深圳市建設項目用水節水管理辦法》、《深圳市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專項行動獎勵辦法》、《深圳市節水專項資金管理若干規定》等政府規章或政府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節水法規制度。據統計,2005年以來,我市新出臺了2部地方性法規和7部行政規章,印發了30余個與節水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內容涵蓋了上水、中水、下水的方方面面,初步形成了覆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配置、節約、保護全過程的節水管理制度體系,將節水工作納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軌道。同時,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了《深圳市2010年節約用水規劃》、《深圳市節約用水規劃》和《深圳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二是創新立法推動方式。創造立法條件,啟動了再生水及雨水綜合利用的立法工作,開展了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及水資源管理條例上升為“較大市”立法的修訂工作。三是加大節水執法力度。依法對洗車業、洗浴業、建筑施工行業的臨時用水進行了專項治理,有效打擊了違法用水行為,增強了全社會依法節水意識。
創新水資源分配模式,建立雙控管理機制
我市結合實際,嘗試實施水資源的“雙控管理”,對水資源總量進行統籌管理和統一調度,科學核定用戶的用水定額,實行全市用水總量控制與用戶用水計劃管理結合。一方面,對各行業歷年的水資源供需狀況進行統計分析,核定行業發展用水定額和用水目標。凡全市用水總量超過可用水量的,由發改委牽頭,會同規劃、水務等部門修訂年度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將高耗水行業列入不鼓勵或禁止發展目錄中,對新增用水項目進行目標總量控制。另一方面,編制了《深圳市行業用水定額》,單位用戶的年度計劃用水總量根據測試確定的合理用水水平系數、用水平均增長率以及最近3年實際用水總量的平均值確定,目前全市10萬多家單位用戶已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實現單位用戶用水過程控制。
創新水資源利用方式,建立節水市場調節機制
一是完善水價格體系。制定不同用途、不同行業的供水價格,用“超量加價,多超多付”的辦法調控用水,使節水與市民、企業的切身利益密切掛鉤。二是制定合理的再生水價格。根據再生水水質及用途,在與自來水價格保持適當差價的基礎上,在稅收上給予適當減免,降低再生水的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并早在2007年9月率先全省為再生水定價。三是提出了逐步到位的水價調整方案,以使水價較好地反映水資源稀缺程度和供應成本。同時努力建立特區內外統一的水價體系,最終實現原水供水同城同網同價,平衡企業和居民的水價負擔。
創新供排水管理理念,建立節水減排防污機制
在創建節水型城市活動中,我市把節水和防污貫穿始終,通過強化源頭管理,引導市民樹立正確的用水排水理念,自覺把減排防污作為增加可用水量和節水潛力的有效途徑。一是以低沖擊開發(LIDLowImpactDevelopment)理念指導城市建設。率先國內將國際上低沖擊開發理念引入城市建設,在開發利用雨水資源同時,還能控制城市開發引起的污染和洪澇災害。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法規制度和技術規范體系,編制了全市及分區的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規劃。市政府已將光明新區等新開發片區列為我市LID建設示范區,并建成了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僑香村等一批雨水綜合利用項目。國家科技部、建設部充分肯定了我市做法;二是從戰略高度重視再生水的開發利用,實現節水與減排治污的有機結合。我市已用立法和政策等手段建立起再生水替代自來水的成本補償機制與價格激勵機制,以優惠的政策引導用戶使用再生水;三是全面實施排水許可管理,深入開展排水管網清源行動?!渡钲谑信潘畻l例》于2007年3月頒布實施后,通過源頭控制,目前,特區內獨立性排水戶污水錯接亂排的問題基本解決,并創建了1500多個排水達標小區。
創新技術支撐平臺,建立節水科技引領機制
一是政府加大對技術創新扶持力度,把工業企業的節水技術改造納入產業技術進步資金扶持范圍,制定了優先支持政策;二是加大節水科研投入和技術標準研究,我市開展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城市綜合節水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我市不斷完善節水技術標準規范,組織完成了《深圳市水量平衡測試技術指南》、《深圳市再生水水質利用規范》、《深圳市雨水利用設計規范》和《深圳市建設項目用水節水報告編制規范》等多項標準規范的編制工作,為今后城市節水管理提供技術指引;三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借鑒國內外發達城市節水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目前已建成水資源、供水、計劃用水管理等信息系統,可以對全市所有原水水庫實行聯網監測,及時了解供水信息以及對單位用戶實行計劃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