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高裕明通訊員王連民)水價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水龍頭由螺旋式變成快開式,水沖式公廁由定時變成紅外感應控制,工業企業污水處理后再利用……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會議上獲悉,到明年底,我市將建成國家節水型社會試點市。
據了解,我市目前本地水資源總量僅14億立方米,而實際需求量在32億立方米左右,每年均須調用長江水等客水或過境水填補需求缺口。
據水利局一負責人介紹,我市水資源呈嚴重的水質型缺水狀況,近40%水體不達標。其次,存在大量的水資源浪費現象,而且用水效率低下,利用方式粗放。我市單位GDP用水量高達233立方米/萬元,距離試點建設要求170立方米/萬元還有較大差距;一般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有57%,距離67%的規定要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已降低到18%,但與13%的國家規定標準相比,節水潛力仍然較大。
“節水型社會建設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輕水環境壓力的一項重要手段,是從源頭上加強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市水利局局長唐勇兵說,給市民營造一個藍天碧水的生存環境,建設節水型社會顯得尤為迫切。通過節水型社會的創建,初步建立起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在全社會樹立自覺節水的行為習慣。
據了解,我市目前本地水資源總量僅14億立方米,而實際需求量在32億立方米左右,每年均須調用長江水等客水或過境水填補需求缺口。
據水利局一負責人介紹,我市水資源呈嚴重的水質型缺水狀況,近40%水體不達標。其次,存在大量的水資源浪費現象,而且用水效率低下,利用方式粗放。我市單位GDP用水量高達233立方米/萬元,距離試點建設要求170立方米/萬元還有較大差距;一般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有57%,距離67%的規定要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已降低到18%,但與13%的國家規定標準相比,節水潛力仍然較大。
“節水型社會建設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輕水環境壓力的一項重要手段,是從源頭上加強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市水利局局長唐勇兵說,給市民營造一個藍天碧水的生存環境,建設節水型社會顯得尤為迫切。通過節水型社會的創建,初步建立起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為核心的水資源管理體系,在全社會樹立自覺節水的行為習慣。